龙之觉醒游戏

船政学堂:龙之觉醒 海 权之梦

波涛汹涌的大海从未能阻挡中国的脚步。

隋唐时期的船舶工艺、远洋航行独步世界。

宋元时期据《岛夷志略》中列举的东南亚及西亚、东非等处的地名就有100多处,记载的中国远洋船队与之建立海上贸易关系的亚非国家和地区达120个。

时人发出了“虽天际穷发不毛之地,无不可通之理焉”的万丈豪情!

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,数次舰队人数超过万人,而后来的哥伦布、达伽玛、麦哲伦等的远航规模最大不过区区三百人。

但从这之后一切都变了,辉煌就此逝去,中国再也没踏上过大海,而外面的世界早已风云变幻!直到一团星火照亮黑夜。

湘江夜话

夕阳西下,左宗棠匆忙赶到湘江边,他登上官船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林则徐,两人开始了一段中国近代海防大格局的彻夜长谈。

是晚乱流而西,维舟岳麓山下,江风吹浪,柁楼竟夕有声,与船窗人语互相响答。

次日,林则徐上奏,道光皇帝对于林则徐的奏折只批了四个大字“一派胡言”,几个月后林则徐抱恨终天。

转眼二十年后左宗棠再次上书,面对两次鸦片战争海防形同虚设,从这时起当政的慈禧也被打明白了充分认可“师夷长技以自强”的洋务运动。

左宗棠深知船政事务兹事体大,自身又困于军务,上奏请设船务大臣与总督平级避免压制,又怕反对派压力过大,定要德高望重清正廉洁之人,于是三顾茅庐请沈葆桢出山抗雷,谁知沈葆桢全不给他面子。万般无奈只得请旨逼其出山。

中国自强之道全在振奋精神破除耳目近习

1867年福州定光寺却响起阵阵英文诵读声,洋文音节与诵经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。

时人言:“”晨夜伊毗之声与梵呗相答,回首前程 ,塔影山光,时犹呈现于吾梦寐之间。“”

在庙里的学堂叫做 “求是堂艺局”,暂借定光寺办学。

以下 “求是堂艺局”的招生公告:

招生考取新学 不问家庭背景 只招收颖悟少年和粗通文字子弟

读书吃住看病费用全免 !

制服 书籍簿册全由学校提供 !

每月4两纹银补贴 学制5年 !

每3月考试一次 成绩一等的 更有十两银子的嘉奖 !

(普通人家一年花销大概也就十几两银子)

在普遍厌恶洋人抵制新学的社会风气之下,这样的条件依然很难招人,报名者基本都是寒门子弟,为此一品大员的沈葆桢不得不亲自登门为士绅子弟做思想工作。

随着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建成,从定光寺也搬出一百多位师生,正式定名为“船政学堂”

沈葆桢为此题字:“以一篑为始基,自古天下无难事;致九译之新法,于今中国有圣人”

沈葆桢深知船务之重,对船政学堂亦极尽所能。

既然当下法国造船世界第一 ,前方校舍就由法国人教授船舰制造,设立法文教学的物理、数学、化学以及制造等课程 ,称作 “前学堂”

英国此时航海最强,后面的校舍由英国人教授舰船驾驶,设立英文教学的天文、地理、管轮、驾驶等课程,故称“后学堂”

当时船政工程师 蒂博迪埃 履职报告上这样写道:

“我看到一些年轻人只上4天课,就显示了他们极为敏捷的智力。8天以后,他们流利地拼读各种单词,在石板上写出所有的字母,无疑6个星期以后他们都会拼读,有好些人还会书写”

这或许得归功于沈葆桢及严苛的校规

每年在学349天 只有端午 中秋 春节 可有几天回家探亲

星期日出校放风 召集号一响就要赶回 超过15分钟记过 超过1小时 便要被勒令退学

当时3个月一小考 考得不好要是3次3等就会被除名

在这样的严苛的校规下,第一届招了105个人的制造专业,最后只剩下39个毕业 。驾驶专业100人 ,剩下33个毕业 。

如此高的淘汰率,在近代教育史上是罕有的,但面对衰落的帝国,崛起的列强,遗失400多年的海权,他们手中已无任何凭借,注定要背负常人难以承受之重,所幸并一切并没有白费。

1869年6月10日,福建船政引进法国主机设备,由法国设计师达世博带领学生们参与建造的 “万年清”号轮船建成下水。这是中国第一艘采用水下螺旋桨推进的千吨级蒸汽兵轮 。

1869年11月7日,“万年清”号在一片欢呼声中,试航抵达天津大沽接受朝廷验收。

验收官上奏这样评价:“该船在大海中冲风破浪,船身牢固轮机坚稳, 舵工炮手在事人等动作娴熟,并称福建船政能集外国之所长得其窍妙 ,相信自此续造大小轮船,定会更加完善 ”

自1869年 “万年清”下水到1875年沈葆桢调任南洋大臣,这八年间福建船政共建造 16艘新式蒸汽动力兵舰和运输船,总排水量达14000吨 。这期间前后学堂也已培育出三届共93位造船和驾驶专业毕业生, 他们大都担任船政自造舰船的管带 、管轮以及造船各车间的技术骨干。

1871年船政后学堂的英国总教习嘉乐尔收到一封告别信

“嘉乐尔夫子教席

我等已修完功课 ,即将航海一试本领,从今而后我等将要去对付飓风,控制狂浪窥测日星的运行 ,与您分别虽觉难过,但为国家服务之心甚切,今日离去定将为您所喜悦与赞许 。”

自郑和1405年下西洋到1433年结束,四百多年过去了,中国终于再次踏上大海,他们将沿着当年郑和的航路,穿越台湾海峡,扬帆南中国海 ,远行马六甲海峡!

(不管世事如何变化,中国终会战胜汪洋大海!)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